侠客系列音响,稀客出品,小型演出的最佳选择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全球经济危机梦魇逼近 国产专业音响如何应对

2008-11-20 11:23| 发布者: admin| 查看: 3056| 评论: 0|原作者: 广州锐丰音响 徐风云|来自: 慧聪音响灯光网

作为专业音响行业的一名从业人员,在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国内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下,笔者在不断的思考和诘问自己,作为一个行业整体,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只有居安思危,才能见招拆招,从容化解,本人有些浅薄的建议和大家分享,一家之言,权当抛砖引玉。

  一  精兵简政、严控成本,做好“过冬”准备

    笔者进入灯光音响行业五年,从业五年来,亲眼看到业内的一些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但是,笔者也注意到,在最近一两年内,发展到一定规模的企业都碰到了发展的瓶颈和障碍。仔细分析,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分支机构扩张过快,管理跟不上。

·流程环节过长,成本增加。

·增产不增收,经营、生产的随意性造成利润减少。

·缺乏现代管理模式,人治代替法治。

  事实上,这也是普遍的私人创业型企业在向现代公司制管理型企业转变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现象,而这也正是笔者在专业灯光音响行业看到的普遍现象。在类似家电等一些已经发展相当成熟的行业中,充分市场竞争的环境,优胜劣汰的过程可以自然而然帮助企业完成转变,但是,可惜的是,由于国产专业音响行业相对其它行业来讲,其发展历史是很短暂的,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转变,就已经迎来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以及可以预见的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低迷期。

  面对种种问题,既然无法回避,我们不如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

  首先,仍是笔者一再强调的,要有危机意识,对这种全球的危机要充分认识到和专业灯光音响行业的关联性影响,修订新的发展目标、积极寻找各种有针对性的规避方法和突破口。

  其次,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成本,将利润最大化仍是王道。特别是一些近年刚刚发展壮大的企业,对于办事处、分公司的设置要有明确的思路,哪些该留、哪些该撤要坚决果断,以防消耗利润和影响整个企业布局。

  第三,工厂建设要慎重。因为笔者参加各种活动的机会较多,和国内一众同行企业老总有比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些同行老总也是笔者非常尊敬的好朋友,经常都会进行交流,笔者发现,大家往往都有个共通的思维模式和想法:租厂房办工厂——有一定积累就买地皮建厂房——建厂房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买地建厂房扩大规模。有个老总曾经聊道:我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站在产权属于我的工厂里,我才感到踏实。

  近几个月的时间里,笔者已听到四个企业老总自豪的说,他的新工厂已在建设和准备建设。在目前全球经济下滑,金融海啸还刚刚开始,对国内专业灯光音响行业的负面效应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显现的当口,笔者不免为这些建设新工厂的企业多了一份担心和忧虑。

  传奇人物史玉柱当年在珠海要建设巨人大厦,为大学生创业树立一个榜样,将每个月的产品销售回款的60%投入到大厦的建设中去,以至于后来由于建设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销售回款根本就满足不了建设大厦的需求。一方面回款不能及时的投入到产品生产中,另一方面大厦建设又是个无底洞,造成了恶性循环,在没有外来资金支持的情况下,留下了一个烂尾楼的巨人大厦,最后史玉柱只能放弃,到上海二次创业。

  应该说,国内专业灯光音响生产制造企业这几年来都有很大的发展,也有一定的积累,每个月都有稳定的销售回款和利润,但同时也有不等的银行贷款,银行利息仍是个不小的负担。虽然这一事实有些企业不愿意提及和回避,但却客观存在。由是观之,笔者认为,在目前阶段投入巨资建设厂房和购买设备,并非合适时期。一则今年以来,诸多同行企业都承认,市场销售不景气。明年这一情况还会加剧。再则银行信贷紧缩虽然随着政府救市政策的出台,或会有所松动,但随着各银行对坏账风险控制的进一步加强,对于管理不规范的中小企业来讲(专业灯光音响企业规模普遍只能属于中小企),银行信贷还会更加困难。

最新评论

超薄音响 稀客领航
请用微信扫一扫,关注音响设计网创始人直播

QQ|手机版|Archiver|XYCAD中国音响设计网 ( 京ICP备14030947号 )点击这里与XYCAD官方实时沟通

GMT+8, 2025-5-2 08:41 , Processed in 0.06351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