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专业音响“管理之痛” 由于国内专业音响企业的低起点和发展历程,可以说专业音响企业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市场竞争准备,就迎来了世界专业音响的发展潮流和国内千载难逢的机遇。现在的国内专业音响企业,还都停留在家族企业作坊式企业模式上,离现代企业模式还有很大的差距。 事实上,目前国内的专业音响企业,很多都 1、没有完整的公司结构、企业文化和战略规划; 2、缺少系统的品牌管理意识和品牌规划; 3、没有建立系统的人才引进培养、绩效考核和股权改造激励。 4、企业文化的个人色彩化和员工的职业化培养的缺乏; 5、缺少具有全球化视野和能力的管理团队。 国产专业音响领域“技术之痛” 在国产专业音响领域,技术上的缺乏已成为切肤之痛。国外专业音响产品采用的高含金量技术和高科技材料,成了国内专业音响企业的一道无形“门槛”。正是由于技术的障碍,将国内的专业音响市场分成两级,高档和中档产品市场由国外产品垄断,国内企业只能针对低档的产品市场,并且也只能以价格为市场针对性和生产目的,想的都是以尽可能低的投入换得高回报为经营目的。 国产专业音响的技术缺陷短板 主要表现在国产专业音响的技术起源于对国外产品的抄袭,外观可以做得一模一样,工艺也可以越做越好,但产品的核心技术始终掌握在别人的手中。国产专业音响企业虽然也认识到技术差距问题,但由于缺少资金的投入和人才的匮乏,要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困难重重。 虽然国内的一些国产品牌也在每年的销售额中,拿出一部分作为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但和国际品牌拿出销售额8%-12%作为研发投入相比,仍是微不足道。 国产专业音响的技术累积也不过十几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最缺乏的就是高素质技术领军人才和完整的技术团队,很多的国产专业音响企业负责人错误地认为,请一二个专家和技术人员就是有了研发力量,却忘了研发是由团队来完成的,而且还要以硬件投入为基础。 四、专业音响领域国产品牌的应对 国内专业音响市场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专业音响市场的技术革新和全球专业市场的扩大,国际知名专业音响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正挟高端技术、雄厚的资金实力、积累的人才优势这三把利剑,在世界市场上纵横,而只有十几年发展历史的国产专业音响企业,该如何面对这种机遇和挑战,从中寻找成长的机会和发展的空间?笔者认为,国产专业音响在这般国际化的竞争中要脱颖而出,不是哪一个企业和个人能够做到,而且制造“世界级的国产专业音响的企业和品牌”,更是需要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及从业人员这三股力量同心合力。 在全球竞争环境下,作为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及从业人员,都应该积极主动地根据时代的机遇,但当好各自的角色和肩负的历史使命。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层面去应对: 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的应对: 1.对国内专业音响领域应明确确定主管部门,加强行业管理和监督,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格局; 2.在今明二年内迅速制订行业管理法规政策,特别是对于迟迟没有统一标准的企业资质认定等问题,要进行统一归口管理,以便为企业及时颁发具有国家级权威的的专业音响企业等级资质证书。 3.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上,主管部门应该制订确实可行的细则来确保在招标中,国产专业音响企业与国外品牌有同台竞技的机会。 4.主管部门应制订相应的激励政策和政策法规,落到实处的支持国产品牌企业的自主创新,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行业氛围,创造一个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和优秀人才成长的行业环境。对于企业创立国家级的创新实验室之类的项目给予资金扶持或融资配套支持。主管部门应正确引导国产专业音响企业树立正确的企业发展观,让这些企业不要只热衷于短平快的项目上。重点扶持一批具有可持续发展、有潜力的企业和品牌,培优扶秀,从各个方面给予支持。 5.主管部门应该建立起一个行业沟通的平台,能够及时的了解行业动态和企业情况,并可考虑聘请一些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担任管理部门顾问等角色,以利于行业的发展。 |
|手机版|Archiver|XYCAD中国音响设计网
( 京ICP备14030947号 )
GMT+8, 2025-5-1 22:18 , Processed in 0.06876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