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LED产业格局为美国、亚洲、欧洲三足鼎立,世界主要厂商分布在美国、日韩、欧盟等地。他们拥有核心技术和专利,在GaN基蓝光LED、白光LED等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由此造成全球LED高端产品市场集中度较高,Cree、Philips LumiLeds、Osram、Nichia、ToyodaGosei、Seoul Semiconductor等LED制作大厂垄断了高端产品市场。从而使得在发展速度日新月异的LED行业,新加入者想切入高端领域、挤进第一阵营却并非易事。
虽然大厂间展开的市场战、专利战、技术战,或明或暗、或今日竞争或明日合作,纷纷攘攘、从未停息,但整个产业还没有出现绝对的霸主一统天下的局势,不过领先的几家厂商在彼此的竞争中,第一梯队的阵型却日益稳固。 市场战--分庭而立 LED应用领域众多,世界领先LED制造商综合实力都不容小觑,一般都是多个领域共同发展。以最诱人的蛋糕--普通照明为例,虽然由于技术和成本的限制,LED进入普通照明市场还有不小阻力,但不少技术实力较强的企业已加大在LED普通照明领域的投入,希望成为这个新市场的开拓者。由于LED在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不少LED企业更多地关注于LED在基础建设及离网照明领域的应用,使LED照明更多地走进平凡消费者的生活。Cree、Osram和Philips均在此方面有突出表现。 而在车用LED市场,Osram、Nichia、Philips Lumileds三者加起来占全球车用LED市场50%以上份额。但这三大巨头在车用LED市场的竞争因为地域和细分领域的不同却并不火热,呈现各得其所,至少表面一团和气的景象。Lumileds主要向外部应用领域出售LED,而Nichia正好相反。而且公司的供应链也存在地理上的差异,Nichia并不会向欧洲车用LED市场大量供货,而Osram在内部、外部应用领域都是欧洲市场的霸主。 笔者观点:在高端领域市场竞争的波澜不惊并不难以理解,因为较高的进入门槛儿阻挡了众多跃跃欲试的企业,而市场显然还有更广阔的开发空间,相形之下国内封装应用领域以降价为主要武器的竞争太过惨烈。然而,毕竟LED是个太具有吸引力的市场,随着新兴企业的崛起,竞争会加剧。当价格战也成为大厂间竞争的法宝,那么,LED普及的日子就不远了。 专利战--风生水起 国际LED的关键技术主要集中在衬底材料、外延材料生长、大功率芯片制造、白光LED制造等方面。这些技术的核心专利为国际上的几家大公司所控制,Nichia是其中拥有专利数量最多,对专利格局最有影响力的公司。在2002年以前,日亚凭借1991年至2001年间取得的74件基本专利,涵盖了LED结构、外延、芯片、封装的制造全过程技术及荧光粉等相关原材料,在LED领域具有绝对垄断地位。这个时期,日亚主要依靠构建专利壁垒及专利诉讼阻止其它厂商进入市场与其竞争,以获取高额的独占市场利益。 随着Osram、Toyoda Gosei、Cree、Lumileds等公司在LED领域拥有的专利数不断增加,使Nichia在专利诉讼方面遭到挫败,使其不得不更改专利授权的态度,分别与上述公司达成了专利和解和授权协议。随着拥有核心专利的公司进一步增多,Nichia、Osram、Toyoda Gosei、Cree等专利垄断公司都更加积极地通过专利授权扩大自身在LED市场的影响力,并通过台湾及韩国企业的授权代工来扩大产品的市场份额。 同时,技术的快速发展也迫使技术领先企业放弃了独自发展的念头,转而趋向多边技术合作,最明显的是Nichia,其在2002年还希望只靠自身的技术继续白光LED的开发,但现在为了进一步发展白光LED市场,转而趋向有效利用多方的专利合作,来提高技术和产品开发速度。 |
|手机版|Archiver|XYCAD中国音响设计网
( 京ICP备14030947号 )
GMT+8, 2025-5-4 05:02 , Processed in 0.069933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