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系列音响,稀客出品,小型演出的最佳选择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文化部抵制假唱新行规遭遇“软着陆”

2009-9-8 11:1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60| 评论: 0|原作者: 王琳娜|来自: 辽沈晚报

  经纪人不太“感冒”:只管小星管不了大腕

    某著名歌手的经纪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就在网上看到这个消息了,但是觉得形式大于实际。也许能管一些歌舞团,但是管不了成腕的明星,因为明星大多都是个体户,没几个有“执照”。

    而且现在歌手商演大多都是上门买卖,主办方托各种关系邀请,甚至动用行政命令,歌手们都推不掉。明明感冒了无法唱歌、或者演出地音响条件特别不好,主办方都会积极地帮助歌手们制造假唱的条件,甚至还会写保证书证明“绝不是假唱”、“绝对不会有媒体报道”。

    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只要明星能大驾光临,是不是假唱都没有关系,观众看的就是本人,主办方要的就是明星效应。

    细则里面提到,要用“技术监管手段”之类的措施,这位经纪人说:“演出现场只有一个人能做到‘技术监管’,那就是音响师,可是音响师是为主办方干活的,不听指挥不给劳务费,这能监管什么?”

    “实施细则”也要监管演出的举办单位,怎么办?“音响师不说,监督部门怎么知道是假唱?”

    业内人士无奈支招:只能让市场来监管

    某演出公司老总表示,“细则”的定语是“营业性演出”,在中国的演出市场上,充斥着假唱的很多演出中非营业性演出占很大比重。比如电视台的各种文艺节目,出于录制效果的需要,必须假唱。“大家也都看到了,春晚真唱,演播大厅里听着像天籁,但电视单声道的播出效果却惨不忍睹。”第二类就是由政府出面举办的庆典演出,主办方经常默许歌星假唱。而这些恰恰不属于“细则”的管理之内。

    在商业性演出中,实际上很多歌手都是愿意真唱的。在他看来,“实施细则”的出发点是好的,作用就是让演员和主办方更自律。不过其实很多成名的歌手都是愿意真唱的,因为没有一个大腕是白当的,他们都愿意让观众见识到自己的实力,只不过有的时候条件有限。但从实际效果上来讲,如果主办方铁了心要假唱,这个规定就管不了了。

    频频出台各种管理条例也让公众看到了文化部门的良苦用心,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似乎打击和遏制假唱的效果总是有限。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该老总表示,现在我们欠缺的不是规则,而是充分尊重和保障观众消费选择权的文艺演出市场机制。只有“市场”才能真正打击假唱。

12

最新评论

超薄音响 稀客领航
请用微信扫一扫,关注音响设计网创始人直播

QQ|手机版|Archiver|XYCAD中国音响设计网 ( 京ICP备14030947号 )点击这里与XYCAD官方实时沟通

GMT+8, 2025-5-7 16:32 , Processed in 0.07254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