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左右两边最外角的补偿。 从另一个角度观看补偿喇叭的位置。 前区补偿喇叭以及舞台监听喇叭的位置。 阿茹这次歌唱的麦克风。 因为窄面的主喇叭,整串吊起来太短了,我最后跟美嘉声的罗先生研究,把喇叭的高度降低两只的高度,让下方的前区位置能清楚些,这高度一降也差不多降了70公分,抢这一些高度已经帮助前区的清析值不少了,虽然前区那8只补偿喇叭与主喇叭的衔接位置,两声音匹配是那么的不自然,调整到此已经比前一天的初胚来得好多了。 超低音使用的是CSM88,也是碍于消防法规,被挤到最角落去,偷偷的移回一些空间才让这低频有点样子。当天演出时,开场一段,观众的亢奋声让这套喇叭窘态全现,大舞台这个万人场地,真的不是吊个两串喇叭就好的,是要做功课的,现场虽说在放了暖气之后,帮助了不少的中频音域,但是高频的动态在演出时是令人担心的,整场的演出过程里,只要乐队电平整体放送时,系统就偶有趴啪声出现,我的MIDASH3000输出都甚至未到橘灯位置呢!偶出现的这个声音应该是高音喇叭峰切被处理器限制所产生的现象,又整个系统是没有分配器的架构下组合的,电流哼声等问题一直在困扰,演出当天的下午,我跟JEFF还有鑫伟,都还在拉地线接地旁路的解决系统的事......... 监听系统,这是JEFF工作的位置。 从5D位置看出去。 |
|手机版|Archiver|XYCAD中国音响设计网
( 京ICP备14030947号 )
GMT+8, 2025-5-2 05:24 , Processed in 0.06175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