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系列音响,稀客出品,小型演出的最佳选择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09年梁静茹上海演唱会 音响工程实拍(组图)

2009-3-26 17:11| 发布者: xycad| 查看: 6130| 评论: 0|原作者: 网络转载|来自: AudioSOS

    前区每边的超低音是5只。

    侧区喇叭是什么数组,对我来说已经是没什么意义了!正面的两串主喇叭已经是这样子了,两边只要有声音,不太离谱,就已经很谢谢老天爷了。

    对于使用喇叭入门坎这件事情,对于任何人应该算是很简单的一个接触过程,问题是一般的人对于喇叭的事,总是只管音压大小,从不去关心声音的匀称度,含盖的条件,可朔性如何,硬要去操作一套不完全的喇叭系统时,往往让声音人大多会去增加喇叭不足的频点,这些被增加的位置就是提升了系统的峰切负担,这会使得喇叭的单体组件与后级放大器是会工作得很辛苦,很容易造成音圈损害,以及后级温保系统启动等等……

    这是对一个舞台节目演出上,一个很可惜的事情。

    OK回到刚进场时,我拿起了计算机,开始量测与实际认识这套系统,从SIA结果就可以看出演出时,我的痛苦将会出现在哪里了,在40米的位置,高频已经是耗损很多了,控台处使用雷射枪测得50米,经由Mccauley的处理器是得到52米之多。

    橙色=L,蓝色=R,红色=L+R/50米处(?50米处的L+R+超低音),紫色=单测超低音。

    橙色=L,蓝色=R,红色=L+R/40米处,紫色=单测超低音,绿色是外区+超低音。

红色=40米的L+R,绿色=50米L+R50米处

    红色=40米的L+R,绿色=50米L+R50米处,紫色=单测超低音,可以看出耗损得多严重。

    在我的控台50米处中高频更是衰退得令人担忧,一般应该不会这样才对,我去看了后级一下,原来这喇叭搭配的后级太小了,效能出不来,在这里有一个机会教育跟各位分享,别以为小后级搭配高音单体就不会烧喇叭,一般的操作者在接收这样的系统时,当下高音的动态不足,往往都会去增加GEQ的中高频部份,然后混音平台上的输入通道几乎高音都会被提升,这样的现象往往会造成系统的中高频部份提早过载,不然就是在处理器被压掉,恶性循环变成一套不好的系统,很多的喇叭牌子,都是因为遇人不淑,而背上不好的罪名。

    主喇叭由于只有12只每边,我放了音乐去走走听听,(我已经很久没有碰到对一套系统这么没信心的),喇叭的含盖范围真的太短了!灯下黑的现象非常严重,结果下方前区5~10米处甚至更多,几乎因为声音含盖不到,两主喇叭交会的中间位置,其声音凹陷的范围很大,只能靠前区的6只SA系列的喇叭来补偿清析(是双10”还是双12”的喇叭,我也没去记了),起码还有喇叭可以用,由于消防法规,想要的位置又摆不到,屈就下来也只能变成照片上的摆法,结果呢,最外的两端,也就是主喇叭的下方一样也是吃不到声音,经过协调后,又再增加两只喇叭,因为同款式的都没了,但是问题还是要解决的,于是监听音箱也拿来用了,这监听喇叭的型号应该是FM850吧,舞台上的监听喇叭应该都是这个型号,用在我的前区,虽然不同款,但是也只有凑合的用了,总比没有声音来得好,必竟前区的观众位置是昂贵的。

最新评论

超薄音响 稀客领航
请用微信扫一扫,关注音响设计网创始人直播

QQ|手机版|Archiver|XYCAD中国音响设计网 ( 京ICP备14030947号 )点击这里与XYCAD官方实时沟通

GMT+8, 2025-5-2 05:18 , Processed in 0.08576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