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丽湖度假村内的歌舞厅当年吸引了众多香港人前来消费。如今回归平静,很难想象这里曾经365天无休,夜夜笙歌。 南都记者 霍健斌摄
你可曾记得八十年代深圳街头口口相传的“香港金曲”? 你可曾记得红极一时的《夜色阑珊》和《玛丽玛丽》? 你是否曾拎着录音机在罗湖桥上招摇过市? 你是否曾坐在竹园宾馆或者西丽湖度假村去聆听深圳第一代音乐人的翻场作品? 时光荏苒,三十载匆匆。当年的老深圳和第一批闯特区的青年们,耳边白发几许?在你的嘴边,是否还会不经意地流出狮子山下的旋律。当然,还有《故乡的云》、《站台》、《世间始终你好》…… 或许,这些音符在你心里尘封已久,或许它们就是你的一段经历、一段过往。因为,这些旋律早已成为经典。 由南方都市报主办的“南都·经典撑大运·深圳第一代流行歌手怀旧音乐会”已经定于本月22日晚在深圳市音乐厅与万千读者共同唱响。深圳第一代音乐人江礼、容志伟、杨威、何丽鸥、余勇等近二十人已确定将在晚会上与老深圳们一道狂欢。 经典撑大运音乐会源自一个偶然。正在本报全力推进大运报道的时候,南都记者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深圳上世纪八十年代歌舞厅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何丽鸥,三十年过去后,何丽鸥容颜未改,目前定居香港,依然在从事歌曲演出工作。谈及当年,何丽鸥感慨当年的歌星和乐手早已各居四方,更有人远渡重洋,但属于他们的这段青春每每大家在相聚时都会忆及,少不了年华易逝的嗟叹,但更多的豪情却从未泯灭。 这份情怀在本报看来,既是对过往的纪念,又同样是对未来的期待。适逢大运,双方一拍即合,用经典支持和迎接大运到来这样一个主题迅速确定下来。参加演出的人员中,当年的乐队领班、也是这个圈子中的灵魂人物江礼后来留学定居香港,目前在英国创办了一个中国艺术推广网站,主要同英国的各家电视台合作开展中英文化交流。江礼也义不容辞地担任了本次演出的内容总监。在江礼和何丽鸥等人的召集下,当年的同伴们各自响应,相约重回深圳,与当年的粉丝们一起狂欢。 为了表达对大运的支持,这些老伙伴们目前正在拿着大运歌曲的曲谱学唱,6·22音乐会也特别设置了大运歌曲的部分,届时将有神秘嘉宾出场与他们共唱大运歌曲。 “南方都市报将在大运前夕,以这场音乐会来回馈一直以来关心和爱护南都的深圳读者,同时也将表达本报对深圳大运的支持并预祝大运成功。”南方都市报编委李文凯在谈到本报为何主办这样一场音乐会时作了如上表示。 目前,本报深圳各部门和南都传媒研究院都参与到了该活动的筹备中。与深圳市音乐厅的场地租用合同已经签署完毕,音乐厅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给予本次演出最大限度的支持。演出门票最晚于6月14日印制完毕。本次演出为非营利性质,届时,除深圳读者外,本报还将邀请与本报有多年合作的相关负责人和通讯员莅临现场观看演出。 |
|手机版|Archiver|XYCAD中国音响设计网
( 京ICP备14030947号 )
GMT+8, 2025-5-1 17:52 , Processed in 0.06368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