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客音响招募全国代理商工程商集成商合作伙伴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器乐大赛华丽谢幕 诸多亮点成就民乐盛事

2009-9-3 12:15|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084| 评论: 0|来自: 搜狐音乐

8月28日,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器乐大赛的最后一场决赛落下帷幕。至此,2009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的各项比赛结果已经全部决出。8月31日央视录制了盛大的颁奖盛典,颁奖盛典的精彩实况将于九月在CCTV综合频道黄金时间为大家隆重呈现。回顾历时三个月,创新多,两点多,为选拔民族器乐演奏的优秀人才搭建了一个难得可贵的平台。

    亮点1:“稀有”乐器大放异彩选手自豪观众长见识

    2009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在比赛乐器的分类上突破了弹拨、拉弦、吹管、打击四大类的划分,将乐器种类细化为二胡、板胡、琵琶、扬琴、古筝、古琴、竹笛、唢呐、笙、打击乐等十种,另外还增设了“其他类”,用以给一些不常见的民族乐器(如箜篌、三弦、弹拨尔等)的选手更多的参赛和展示机会,对这些有特色的民族乐器提供了展示和交流平台。

    在赛场上,无论是圆润浑厚的中阮,还是深沉粗犷的马头琴,抑或是历久弥新的箜篌,都成为了吸引观众眼球的亮点。获得其他类组别金奖的中软演奏者申婷表示,获得金奖固然是一件激动开心的事情,但是通过自己的发挥,能够够让更多人认识、了解、喜爱上中阮,才是最幸福的……

    亮点2:评判形式大胆创新,为民乐人才选拔提供宝贵经验

    在本次大赛半决赛阶段,创新采用了拉帘打分的评审方式。据主办方介绍,此项举措就是为了努力让比赛做到尽可能的公开、公平、公正。在比赛进程中,这种评审方式也是引发了专业人士和广大观众的热烈讨论。而对于尚在不断发展的器乐电视大赛来说,这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讨论会有助于大赛的进一步完善。而通过对赛制的改革创新,也使得更多的人关注民乐的发展,这是本次大赛不可忽视的一大成绩。

    亮点3:舞台时尚绚丽观众赏心悦目,选手感觉非凡

    观看了本次大赛的电视观众可能会注意到,本次大赛的舞台效果十分的抢眼,时尚多彩又不失中国传统文化韵味的舞美设计为比赛的可看性加了不少分。尤其是在选手进行曲目演奏时,位于选手后面的超大背景屏幕总能展现出与乐曲风格相得益彰的绚丽画面。选手们全情投入的演奏加上现场整体营造出的如诗如画的意境,让人陶醉其中。一位广西南宁的观众朋友就发来短信说:观看大大小小的民乐比赛、演出已经快三十年了,从未想过民乐还能有如此的时尚多彩,这对民乐在新一代青少年心中的地位有着极大的影响。

    亮点4:嘉宾献技博喝彩比赛互动添趣味

    在2007年举办的第一届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上,评委示范环节成为当年比赛的一大亮点。09年的器乐大赛仍然延续并进一步优化了这个喜闻乐见的环节。宋飞、龚一、沈诚、张维良等评委纷纷应主持人之邀,从评委席上走到舞台上,用自己独特的感悟和演奏技巧来和选手们进行PK。不仅许多小选手受宠若惊,就连评委自己也是乐在其中,而对于收看器乐大赛的观众朋友们来说,更是大饱眼福,回味无穷……

    此外,本次大赛在视频小片、评分规则等方面还有着诸多亮点,笔者在此就不一一赘述。对于刚刚举办了两届,还处于蓬勃发展的器乐电视大赛来说,能够在保证比赛的平稳进行的同时,不断革新发展,就已经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德高望重的大赛监审组评委朴东升老先生表示,对于民乐界来说,能有中央电视台为大家选拔人才搭建了一个这么好的平台,实在是一件幸事。“规模越来越大、组织工作越来越完善,比赛的可看性越来越强,选拔出的好苗子越来越多,这就已经说明了大赛的重要意义。希望今后的每届大赛不仅成为选手成就梦想的舞台,更应该是大家互相交流切磋的民乐盛事。”

12下一页

最新评论

超薄音响 稀客领航
请用微信扫一扫,关注音响设计网创始人直播

QQ|手机版|Archiver|XYCAD中国音响设计网 ( 京ICP备14030947号 )点击这里与XYCAD官方实时沟通

GMT+8, 2025-5-4 07:57 , Processed in 0.05778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