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客音响招募全国代理商工程商集成商合作伙伴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行业展会已经成为专业音频领域的流行趋势

2009-1-13 18:29| 发布者: xycad| 查看: 1298| 评论: 0|原作者: 网络转载|来自: 慧聪音响灯光网

   当然,相对来说更大的发展还是出现在MI以及用户为中心的产品之中,表明技术与音乐的结合将大大打破以往专业音频领域一直持续的品牌传统,并且带来各种产品更加相互融合的未来,到那时,音乐以及专业音频技术将通过一系列的其他行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想想专业音频最近几年发生的变化:十多年以前,展会的参观者一来到展会就会遇到两个超大展台——Solid State Logic以及Neve。这些公司是行业中的代表,他们后来还是被卷入到了录音调音台以及高端产品的战争之船的中心。今天,参观者仍然会见到两个超大的展位,但是现在却属于Apple以及Digidesign——其中一个是个人消费设备公司(但是通过自己的音乐制作软件在专业音频领域内有很大的影响),另外一个是专业音频领域的大牌(但是正通过冬季Namm推出Pro Tools‘Lite’——我的称呼——尝试着向消费产品领域发展)。

   模仿的行为当然还是如影随形,但是最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专业音频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数字的、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的、可以由很多人使用而不是以前少数人才享有的专利。唯一还没有数字话的就是换能器——传声器以及扬声器,尽管我怀疑如果Steve Jobs可以将iPod耳塞永久移植到他客户的耳朵里,那么我们就直接可以通过大脑接受数字信号了。

    专业音频正在不断的国际化。一些亚洲公司曾经长时期的为西方品牌做背景、提供配件以及成品,他们现在已经开始创建自己的品牌,尤其是在传声器领域。我记得在Namm展会上到处是中国品牌的吉他放大器,并且奇迹般的让我记起有一次在哈瓦那见到的一个东德生产的放大器。然后我很快的想起了Datsun以及丰田汽车在30年前的故事。

    财富积累以及汇聚的情况展示出音乐与音频技术正在结合,尤其是在亚洲,包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的专业音响灯光,中国的Palm展会(音乐教育现在已经成为所有小学以及初中的必修课,这必将进一步推进乐器市场的发展),还有印度,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专业音频展以及日本的InterBee。他们都将通过一个新的展览结合起来,Eventech,按计划将比亚洲Palme早一点在新加坡举行。更大更多的展会、越来越多信心十足的亚洲技术人员的参观、音乐与专业音频的融合都有强大的内在联系。Bono认为音乐可以改变世界。这种协同工作正在为这个改变提供物质基础。

    当然了,还有一些需要仔细注意的地方。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乐器以及专业音频厂商的中国生产商与他们在西方的客户之间的关系。就像美国和英国汽车制造商正在急切的让自己的产品进入中国火速发展的市场,一些大型的乐器品牌例如Fender以及Gibson(两者都生产了日益增加的专业音频产品)也正在进行同样的工作。保护主义可能是一个问题。但是到了那个时候,Bono说音乐也可以改变政治。

    Bono与他的经纪人Paul McGuiness在音乐行业会议上做出宣言,分别对音乐配器技术进行说明,但是很少说音乐是如何创造的。如果Namm或者AES或者任何一个大型展会可以注重音乐相关的商业成分,那么技术人员以及创造性行业的领导者都将获益匪浅。这也就是2005年德克萨斯奥斯丁的SXSW音乐会议上讲到的,并且将“音乐家旅店”提上了日程。音乐家旅店是一个“逐步浸染”的活动,与主会议协同召开,他主要的展览、资助或者参与公司包括了Guitar Center、Shure、Mackie、Apple、Alesis、Akai、Digidesign、 Numark、M-Audio、Native Instruments、Submersible Music、Discmakers、Broadjam、the Musician's Atlas、以及录音艺术和技术学校。一个小型的Namm与AES结合在一起,加上SXSW相互交换关于技术如何才能被更好的应用的意见和知识,这些可能对于未来的发展非常有用。

    展会在任何一个行业内都会带来一个流行趋势。专业音频,加上乐器市场,包含了那些可以建立(或者重建,就像以前一样)下一个全世界行业内流行的能力。展会将把我们所有人都带到同一个平台上去。

12

最新评论

超薄音响 稀客领航
请用抖音扫一扫,关注XYCAD创始人直播

QQ|手机版|Archiver|XYCAD中国音响设计网 ( 京ICP备14030947号 )点击这里与XYCAD官方实时沟通

GMT+8, 2024-6-18 04:47 , Processed in 0.09411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