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cad 发表于 2009-9-13 22:52

国标《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中关于电源的计算投票

国标《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中关于电源的计算做了如下规定,原文如下:“电源的总容量宜为功放额定功率综合的两倍以上”您对此有何看法?请大家说说。
个人觉得没有说太具体,遗憾的是在后面的条款解说中也没有找到详细的解释。
我们以往的电源容量的计算都是这样说的:所有功放在当前某阻抗下的功率总输出之和再乘以1.2----1.5的系数为宜。即使这样规定,我们仍然要看具体的适用功能,如果在会议室和慢摇两种场合,显然对电源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慢摇可能更适用上面的规定,而会议则可能只是以上供电需求的1/10!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的下载地址:
http://www.xycad.com/bbs/thread-31783-1-2.html

xycad 发表于 2009-9-15 22:50

我想说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功放本身有很多功率,比如常见的是4欧的输出功率,8欧的输出功率,桥接的输出功率,有的还有2欧的输出功率,这些功率都是正常的功率,都可以称之为“额定功率”。也就是说所谓额定功率有好几个呢,而且相差甚远!随之对供电的需求也是相差甚远。可是《国标》中并没有指出是哪种状态下的额定功率(就是具体接的是多少欧姆的箱子),所以不太明确,让人容易产生歧义。
功放毕竟不像音箱,音箱的额定功率只有一个。

xycad 发表于 2009-9-15 22:59

会不会是我对所谓“功放的额定功率”理解有误?{:2_39:}难道“额定”的默认规定就是8欧姆状态下吗?我没查,好像没有这个概念啊

xycad 发表于 2009-9-23 21:10

5# Guitarman

如果要是这样计算的话,我感觉根本就不合实际,一台功放如果要是这样配电源功率的话,那么一个大一点的多功能厅堂的配电将是相当大的供电需求,更不要说慢摇、DISCO了,据我们的经验,即使慢摇、DISCO也不用这样去供电,比如一台功放4欧输出是2000Wx2,那么我们在配电时就会给这台功放计算成4000W的供电需求,即使再乘以1.2的系数,顶多不超过5000瓦。实际使用即使满负荷使用7、8个小时是足够的。如果是按照8000瓦来配的话,我感觉确实有点富余过度了。

pengjiangui 发表于 2010-3-4 11:20

平时还都是按所使用的功放等设备的耗电功率来算。

葛亮 发表于 2010-3-31 13:58

本帖最后由 葛亮 于 2010-3-31 14:01 编辑

下面一段是QSC RMX 系列功放的电流消耗量的说明:

Current Consumption at 120V (in amperes) at typical/full/maximum output power (idle current= 1 amp)
RMX 4050HD
8 ohms typical= 6.4, full= 12.5, maximum= 25.5
4 ohms typical= 10.0, full= 20.1, maximum= 42.2
Current Consumption Notes:
Typical- 1/8 power, pink noise, represents typical program with occasional clipping.
Full- 1/3 power, pink noise, represents severe programwith heavy clipping.
Maximum- continuous sine wave at 1% clipping.

这是以120V电压计算的,如果是以国内电压计算就应该除以2。相信我们使用功放大多数的情况下是在typical即1/8 power的状态下,如果用到Full,也就是1/3power,对功放已经是极为恶劣的情况了,此时已8欧计算最大电流应是6A左右,以4欧计算应该是10A左右,核算为瓦数也就2200W,实际使用时如xycad所说在大1.3-1.5倍是已经够了。至于大2倍是用来应付Maximun情况的,不过如果真的在此状态下运行,估计功放也就快完了。

葛亮 发表于 2010-4-1 22:05

补充一下,上面是QSC RMX4050HD 电流消耗量的说明。 RMX4050HD 输出功率为800W(8欧)、1300W(4欧)、1600W(2欧)。

廖喇叭 发表于 2010-4-2 08:06

从音质保证上,电源余量是应该大于2倍以上的;
楼上的所说的QSC功放的参数,只是给出了一个计算值而已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标《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中关于电源的计算投票

超薄音响 稀客领航